【保健】夏季防蛇全攻略:预防、避让与急救五步法
2025-07-30

夏季蛇类活动进入高峰期,野外作业、郊游时遭遇蛇类的概率显著提升。掌握科学的防蛇、避蛇及蛇伤急救知识,是保障户外安全的关键。本文从预防、应对、急救三个维度,系统梳理蛇类安全防护要点。

夏季防蛇

一、预防被蛇咬:主动规避风险

蛇类偏好荫蔽潮湿环境,草丛、树洞、乱石堆是其主要栖息地。户外活动时需做到:

1、减少暴露风险:避免进入野地或偏僻角落,如需前往,需穿胶底鞋、雨靴及长衣长裤,扎紧裤脚、袖口,降低皮肤外露面积。

2、提前预警驱离:携带棍棒探路,通过敲击地面制造声响,可驱赶多数蛇类;夜间活动时,建议使用强光手电,避免踩踏隐蔽区域。


二、遭遇蛇类:冷静避让为先

1、保持安全距离:若遇蛇类,切勿主动驱赶或攻击,应缓慢后退至安全区域后绕行。蛇类通常不会主动追击人类,但快速移动可能引发其防御性攻击。

2、专业处理入室蛇:若蛇进入住宅或公共场所,立即拨打119或联系专业捕蛇机构,切勿自行捕捉,避免激怒蛇类导致二次伤害。


三、被蛇咬伤:五步科学急救法

1、脱离危险环境:立即用棍棒驱离蛇类,若在水中被咬需迅速上岸。同时观察蛇类特征(如花纹、头部形状、颜色),为后续治疗提供关键信息。

2、保持冷静制动:蛇毒通过血液循环扩散,奔跑会加速毒素吸收。需立即取下手镯、戒指等束缚物,防止肢体肿胀导致二次损伤。

3、冲洗伤口消毒:用清水、双氧水或碘伏冲洗伤口,禁用嘴吮吸或自行切开伤口,避免毒素扩散或感染风险。

4、绑扎减缓扩散:使用弹性绷带在伤口上方(近心端)10厘米处或关节部位包扎,力度以能插入手指为宜。每30分钟放松2-3分钟,防止组织坏死。

5、尽快送医治疗:前往具备蛇伤处理经验的医院,医生将根据蛇种注射对应抗蛇毒血清,并监测并发症。切勿轻信民间偏方,延误治疗时机。


蛇类是生态链重要环节,多数蛇类不会主动攻击人类。通过主动规避风险、掌握应急技巧,可大幅降低蛇伤概率。户外活动时保持敬畏之心,方能享受自然之乐。

【保健】夏季防蛇全攻略:预防、避让与急救五步法

夏季蛇类活动进入高峰期,野外作业、郊游时遭遇蛇类的概率显著提升。掌握科学的防蛇、避蛇及蛇伤急救知识,是保障户外安全的关键。本文从预防、应对、急救三个维度,系统梳理蛇类安全防护要点。

夏季防蛇

一、预防被蛇咬:主动规避风险

蛇类偏好荫蔽潮湿环境,草丛、树洞、乱石堆是其主要栖息地。户外活动时需做到:

1、减少暴露风险:避免进入野地或偏僻角落,如需前往,需穿胶底鞋、雨靴及长衣长裤,扎紧裤脚、袖口,降低皮肤外露面积。

2、提前预警驱离:携带棍棒探路,通过敲击地面制造声响,可驱赶多数蛇类;夜间活动时,建议使用强光手电,避免踩踏隐蔽区域。


二、遭遇蛇类:冷静避让为先

1、保持安全距离:若遇蛇类,切勿主动驱赶或攻击,应缓慢后退至安全区域后绕行。蛇类通常不会主动追击人类,但快速移动可能引发其防御性攻击。

2、专业处理入室蛇:若蛇进入住宅或公共场所,立即拨打119或联系专业捕蛇机构,切勿自行捕捉,避免激怒蛇类导致二次伤害。


三、被蛇咬伤:五步科学急救法

1、脱离危险环境:立即用棍棒驱离蛇类,若在水中被咬需迅速上岸。同时观察蛇类特征(如花纹、头部形状、颜色),为后续治疗提供关键信息。

2、保持冷静制动:蛇毒通过血液循环扩散,奔跑会加速毒素吸收。需立即取下手镯、戒指等束缚物,防止肢体肿胀导致二次损伤。

3、冲洗伤口消毒:用清水、双氧水或碘伏冲洗伤口,禁用嘴吮吸或自行切开伤口,避免毒素扩散或感染风险。

4、绑扎减缓扩散:使用弹性绷带在伤口上方(近心端)10厘米处或关节部位包扎,力度以能插入手指为宜。每30分钟放松2-3分钟,防止组织坏死。

5、尽快送医治疗:前往具备蛇伤处理经验的医院,医生将根据蛇种注射对应抗蛇毒血清,并监测并发症。切勿轻信民间偏方,延误治疗时机。


蛇类是生态链重要环节,多数蛇类不会主动攻击人类。通过主动规避风险、掌握应急技巧,可大幅降低蛇伤概率。户外活动时保持敬畏之心,方能享受自然之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