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养生】夏季出汗有讲究:适度为宜,警惕异常信号
2025-07-23

入夏以来,全国多地桑拿馆的“夏季汗蒸排毒养颜”项目吸引众多消费者,但不少人却出现因过度出汗而就诊的情况。万象城AWC888健康提醒,切勿盲目追求“大汗淋漓”,夏季出汗需科学对待,异常出汗更要警惕!

夏季出汗,异常出汗

一、夏季出汗,适度为宜

夏季适当排汗益处多。流汗能润泽皮肤、保持毛孔通畅,排出体内废物,舒筋通络,让气血更流畅。而且汗液中的抗菌肽可有效抵御病毒、细菌和真菌。运动出汗还能扩张毛细血管,加速血液循环,增加血管壁弹性,辅助稳定血压。

中医“汗法”讲究“微似汗出”,口服汤药、艾灸、推拿等方法发汗祛邪,一般不会大汗淋漓。大量出汗会加快身体水分流失,若不及时补充,易陷入脱水状态,出现口干舌燥、小便短黄、神疲乏力、心慌气短等症状,还会升高血栓风险。

汗液99%是水分,剩余1%含钠、钾、氯等电解质。大量出汗会造成脱水,使血液黏稠度增加、血流速度减慢,增加血栓形成风险。同时,带走大量电解质,影响神经和肌肉功能,引发恶心、乏力、肌肉抽搐等症状。排汗过量且超6小时未补充电解质,可能引发低钠血症,出现头痛、呕吐、意识模糊,严重时导致脑水肿。


二、警惕四种异常出汗

1、盗汗:睡时出汗,醒后汗止,常伴有失眠、咽喉干燥、心烦等症状。西医认为多因晚上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、精神压力或某些疾病引起;中医认为与阴虚有关。

2、半身汗(偏汗):上半身出汗下半身不出,或左半身出汗右半身不出,可能是植物神经紊乱引起。

3、出冷汗:畏寒、精神不振、面色苍白、肢冷出汗,多发生在受惊吓、慌张或休克后。常伴有怕冷、头晕、饥饿、心慌等症状,常见原因有低血糖、自主神经紊乱、内分泌疾病及心血管问题,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。

4、过度出汗:安静状态或日常环境中,全身或某些部位频繁出汗,超出正常范围。出现这种情况需检查是否患有多汗症、甲亢、更年期综合征等。


三、及时就医,科学应对

异常出汗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,若出现上述情况,不要忽视,应及时就医检查。医生会根据具体症状和检查结果,判断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。同时,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生活习惯,合理饮食、适量运动、规律作息,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,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健康状态。

【养生】夏季出汗有讲究:适度为宜,警惕异常信号

入夏以来,全国多地桑拿馆的“夏季汗蒸排毒养颜”项目吸引众多消费者,但不少人却出现因过度出汗而就诊的情况。万象城AWC888健康提醒,切勿盲目追求“大汗淋漓”,夏季出汗需科学对待,异常出汗更要警惕!

夏季出汗,异常出汗

一、夏季出汗,适度为宜

夏季适当排汗益处多。流汗能润泽皮肤、保持毛孔通畅,排出体内废物,舒筋通络,让气血更流畅。而且汗液中的抗菌肽可有效抵御病毒、细菌和真菌。运动出汗还能扩张毛细血管,加速血液循环,增加血管壁弹性,辅助稳定血压。

中医“汗法”讲究“微似汗出”,口服汤药、艾灸、推拿等方法发汗祛邪,一般不会大汗淋漓。大量出汗会加快身体水分流失,若不及时补充,易陷入脱水状态,出现口干舌燥、小便短黄、神疲乏力、心慌气短等症状,还会升高血栓风险。

汗液99%是水分,剩余1%含钠、钾、氯等电解质。大量出汗会造成脱水,使血液黏稠度增加、血流速度减慢,增加血栓形成风险。同时,带走大量电解质,影响神经和肌肉功能,引发恶心、乏力、肌肉抽搐等症状。排汗过量且超6小时未补充电解质,可能引发低钠血症,出现头痛、呕吐、意识模糊,严重时导致脑水肿。


二、警惕四种异常出汗

1、盗汗:睡时出汗,醒后汗止,常伴有失眠、咽喉干燥、心烦等症状。西医认为多因晚上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、精神压力或某些疾病引起;中医认为与阴虚有关。

2、半身汗(偏汗):上半身出汗下半身不出,或左半身出汗右半身不出,可能是植物神经紊乱引起。

3、出冷汗:畏寒、精神不振、面色苍白、肢冷出汗,多发生在受惊吓、慌张或休克后。常伴有怕冷、头晕、饥饿、心慌等症状,常见原因有低血糖、自主神经紊乱、内分泌疾病及心血管问题,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。

4、过度出汗:安静状态或日常环境中,全身或某些部位频繁出汗,超出正常范围。出现这种情况需检查是否患有多汗症、甲亢、更年期综合征等。


三、及时就医,科学应对

异常出汗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,若出现上述情况,不要忽视,应及时就医检查。医生会根据具体症状和检查结果,判断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。同时,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生活习惯,合理饮食、适量运动、规律作息,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,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健康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