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有暖气与空调,看古人如何取暖?
2022-10-19

今年的天气一反往常,温度说降就降,人们早早地就拿出了冬天的装备:电暖炉、热水袋、暖宝宝、保暖衣、羽绒服等。今天,万象城AWC888可以享受到这样的温暖,那在经济和居住条件远不如今天的古代,古人如何取暖的呢?

古人如何取暖,取暖

一、旧石器时代

在旧石器时代的居住遗址内,发现了北京人用火的烧土面和灶坑,说明人们主要是通过烧火取暖。

春秋时期,人们开始使用“燎炉”烧炭取暖,燎炉一般附有炭箕,用来转移火种和添加木炭。此外,平民还会用鬲,贵族用陶或者铜鼎来烹调食物,都是在器皿下通过柴和炭生火。在食物选择上,会挑生姜、羊肉和狗肉等性暖的食物。有时候,人们还会饮酒抗寒保暖。


二、秦朝时期

秦朝时,在贵族以及皇宫内出现了“壁炉”和“火墙”等用以取暖。壁炉里主要是用烧炭来御寒,同时将出烟孔放在室外,避免炭烟中毒。

另外,在秦兴乐宫遗址中还发现了火墙的做法,即用两块筒瓦相扣,做成管道包在墙的内侧,与灶相连通,已经具备了火炕、暖气的雏形。


三、西汉时期

汉武帝时,建立温室殿,殿内设有各种防寒保暖的特殊设备,供皇帝冬天居住;皇后的宫殿则通过花椒和泥涂抹来取暖,被称为“椒房殿”。

而大多数百姓则是在家里置一些简易的火炕,起初人们垒土为洞,支撑天然石板,在里面点火后可以防止火光窜出来酿成火灾。后来人们将其与做饭的锅灶相连通。条件好一点的人家还会选择在垒出的土炕里烧些炭取暖,为了防止中毒还会再弄一个烟囱,将炭烟排出。


四、唐朝时期

唐朝时期,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了鼎盛阶段,取暖设备也有了较大改进。《开元天宝遗事》记载“西凉国进炭百条,各长尺余。其炭青色,坚硬如铁,……烧于炉中,无焰而有光。每条可烧十日,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。” 看来,那时连皇宫中的炭都很傲娇。

唐代时,人们还发明了手炉,椭圆形的铜质炉内放火或者尚有余温的灶灰,炉子外加罩。


五、宋朝时期

宋朝时,进贡的炭要制作成野兽的形状,宋高宗甚至要求进贡的炭必须是“胡桃文鹑鸽色”。宋朝还赏赐军队衣物和炭火,禁军中负责拱卫京师的军队赏赐的材质是上等货,偶尔还会得到赐酒。而那些驻守在北方苦寒之地的将士则穿纸甲来取暖。

宋朝还有一种特殊的保暖用具,叫“汤婆子”。一般是由锡或者铜制成椭球状或南瓜状的瓶子,上方开口带有帽子,从这个口子里灌进去热水,临睡前放在被子里。直到清朝甚至现代,汤婆子依然是百姓家的“取暖神器”。


六、元朝时期

古代蒙古族的主要居所就是蒙古包,在木头制成后,用毛毡搭建,毛毡基本是羊毛、骆驼和牛的皮绳以及马鬃尾制成,这样搭建出来的蒙古包十分保暖。

当然,蒙古族人也会通过火来取暖,只不过他们的生火材料是牛粪、马粪。人们在夏季时将牛马的粪便收集起来,晒干后储存,冬季时燃烧以取暖。


七、明朝时期

明代时,手炉的样式开始变得繁多起来,甚至可放在袖中。人们在手炉中除了放置取暖的炭灰,还会放些香薰和药材,手炉逐渐成为贵族把玩的艺术品。

在搭建皇宫时,明朝的建筑师们都想方设法保证皇帝和后妃们的保暖,比如他们会在宫殿的墙壁中砌成空心的“夹墙”。墙下面挖有火道,添火的炭口设在殿外的廊檐底下。在炭口点火后,热气就会顺着整个夹墙瞬间提升屋内的温度。


八、清朝时期

清朝的皇宫中有暖阁,是根据火炕原理改造成的地下火道,《宫女谈往录》中,慈禧太后身边的宫女就回忆道:“宫殿建筑都是悬空的,……烧好了的炭,推进地下室取暖,人在屋子里像在暖炕上一样。”

宫里还专门设置了负责供暖事宜的机构,称作“惜薪司”。此外,室内还设有熏笼。熏笼分为盆和笼两个部分,大的熏笼达数百斤,有一米多高,有的是青铜鎏金的,还有的是珐琅的。在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等处都设有熏笼,熏笼样子十分华丽。

没有暖气与空调,看古人如何取暖?